目的颤抖和稀缺占用
小时候课本里面有个故事,叫卖油翁,就是讲一个射箭的人很骄傲,然后遇到一个卖油翁,卖油翁在油瓶口放了一个铜钱,然后一勺油倒下去,油从钱孔中穿过,一点都没有溅到铜钱上,卖油翁说了一句话叫“:无他,手熟尔。”
然后可以举个例子,如果你有过穿针引线的经验,你会发现,你盯得针孔越紧,手越使劲,你手抖的越厉害,这就叫目的颤抖。换句话说,目的性太强的时候,你就会开始颤抖,无所适从,然后很多人就会告诉你,平常心。这个错误其实在我追女孩子的时候常犯,导致至今单身啊……所以说,又一个道理是,知道不如做到。
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大概就是这个道理,因为你在其中,人家在旁边看,离得远一点,也就看的清楚一点,你离的越近,越专注,越看不清周围的东西,就可能陷得越深。所以,专注是好事,但是不要太专注,有一点高度和全局意识,有一点系统的价值观,会事半功倍一点。所以每当我看到那些打了鸡血一定要成功,一定能赚钱,一定能被客户接受,一定能火起来的人们,虽然我比较欣赏他们的自信,但更多的还是怀疑这个事情最终的结局。目前的经验就是墨菲定律还是最有效的,就是什么倒霉事情可能发生那么最后就一定发生。
哈佛大学有一项研究表明(「关于贫穷和拖延的天才发现 」),越稀缺的资源约会占用你大量的注意力,然后导致这个资源你会更加稀缺。比如贫穷的人稀缺的是金钱,而混的不错的人往往稀缺的是时间,两者出现惊人的一致性就是,你给穷人一些钱和给忙人一些时间都无法彻底改变这种情况。因为在长期资源匮乏的情况下,人们对这些资源的追逐,已经垄断了这些人的注意力,以至于忽视了更有价值和创造性的因素。
比如说,在你特别穷的时候,你会把大部分精力放在如何省钱上,比如一些穷游攻略啊、如何在什么地方花多少钱生存的攻略啊,怎么生活更省钱攻略,很多的省钱攻略,都会让人花大量的时间去研究然后去省钱,从而丧失了更多的时间去研究如何能赚更多的钱。最可怕的是,他们还会洋洋得意的认为自己赚便宜了,而别人吃了亏。
比如说大部分苦心研究手机性价比,无限对照参数的人,都会买一些发烧的手机。而不太在意这个的人,基本直接就会去买土豪金苹果或者三星s4之类,他们可能不懂手机,但肯定要比懂的那帮人会赚钱一点。缺少时间的人的情况也是类似的。比如说太多的事情要处理,就只能忙着一件一件的结束眼前的事情,而无法有一个宏观的思想去安排长久的工作,然后工作也就成了一种应激的模式。这种情况我体会蛮深的,所以我喜欢看电影的原因是,我可以在两个小时内什么也不想,专注的做一件事情,从而挽救我日益碎片化的注意力。
所以古语有云,救急不救穷,因为你就是给穷人钱,他花掉之后还是会穷。大家缺的不是钱和时间,而是需要正常的思维和心智,减少过多的干扰和焦虑,淡定的对待,然后长远的思考。
所以老爹一直告诉我,钱永远只是附加值,想赚钱的人,永远赚不到钱。后来一路实践过来,确实是是这样的。当你开始踏实的去做一件事之后,然后坚持下来,慢慢你就会发现,价值出来了,钱也就随之而来了。
今天说的这两件事情,一件叫目的颤抖,叫大家不要太执着在一件事情上,难免自己开始抖了。另一件就是注意稀缺资源对你精力的占用,尤其是你的目的还是你稀缺的时候,这俩事情就差不多要共振了,然后杀伤力就更加巨大。比如说,我稀缺的是妹子,目的是结婚,然后就共振了,现在都木有什么收获。等我以后努力的为妹子服好务,哄好妹子,相信就会有妹子同意嫁给我了。
当前页面是本站的「Google AMP」版。查看和发表评论请点击:完整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