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那个最笨的人
儿子小时候,我总觉得他跟同龄人比有点“缺心眼儿”,他总是不懂得看好自己的东西,不懂得保护自己:在幼儿园,他把自己带的零食摆到桌子上,被小朋友一抢而光,当别人吃自己带的东西时他只有干瞪着眼看的份;整个小学时期,他所在的那一排桌子一定是最窄的,前面的人往后挤,后面的人往前挤,他总是觉察不到;就是后来上了初中,放假时他也总是帮着别人带东西,看不到有谁在帮他……这些小事,我看在眼里,又不敢说出来,担心让这个“笨人”失去了属于他的快乐。...
你会把關於你的壞消息最先告訴谁?
提問系列2015/01/21你会把關於你的壞消息最先告訴谁?如果自我衡量這個壞消息可能是摧毀我,那麼我不會將這個壞消息告訴任何人,如果這個壞消息會不可避免的損害我周邊的某一個人,我會提前告訴他。
做你自己 : 每一种性格都能成功
你是否总是听到这样的话:只有完美的性格才能成功;只有既沉着冷静,又八面玲珑的人才能成功;只有刚柔相济的人才能成功……你是否还常常被告知:成功20%靠智力,80%靠情商? 这些说法像空气一样弥漫在你的周围,让你挥之不去。你是一个性格谨慎的人,那么,你一定会有谨小慎微、畏首畏尾、做事放不开手脚的缺点;你是一个勇敢性格的人,那么,你一定不会先思而后行,一定会有行为鲁莽的缺点;你是一个性格狂放的人,那么,你一定会有我行我素、不拘...

如何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
一、领域 (本来想用“学科”这个词,后来觉得“学科”的范畴还是偏小,就改用“领域”) 按照传统的习惯,通常会把知识归类到不同的领域(比如:文学、数学、计算机、心理学、等等)。◇领域之间的包含关系 有些领域是另一个领域的一部分。 比如说,“信息安全”,其实是“IT”这个领域的一个分支领域。 上面这类关系比较好理解,套用数学中集合论的说法,就是“某个领域是另一个领域的子集”。 还有一种稍微复杂一点的包含关系——某个领域同时...
2015年开始做发展预告
预告自己的人生轨迹:28-29-30-31-32-33-34第一个六年的目标:事业重心:公司运作良好学习重心:心理学消费重心:买车,买房情感重心:娶妻生子实现资金积累为二次创业做准备34-35-36-37-38-39-40第二个六年的目标:事业重心:二次创业投资学习重心:事业管理消费重心:生活品质情感重心:夫妻生活,父母赡养,子女教育实现家人的生活(娱乐,消费)自由,实现妻子事业自由40-41-42-43-44-45-46第三个六...
创业是慢慢打磨自己直到成功
19世纪末20世纪初,意大利经济学家巴莱多发现了一个著名的“二八定律”(也叫巴莱多定律)。二八定律认为:在任何一组东西中,最重要的只占其中一小部分,约20%,其余80%的尽管是多数,却是次要的。由此理论而不断衍生,便有了管理学上的80/20定律:一个企业80%的利润来自20%的项目。这种理论在经济学领域进一步放大,便形成了一种共识:世界上80%的财富集中掌握在20%的人手中。事实上,自资本主义的幽灵诞生以来,全世界的经济基础几乎都...
了解世界著名奢侈品品牌
让我们了解名牌的历史故事,懂得他们的追求完美的精神!「送给那些追逐的孩子 别盲目 懂得比喜欢更重要 品味比价格更重要」买不起可以学习一下世界奢侈品牌一、GUCCI 古奇创始人:Guccio Gucci 设计师:Guccio Gucci 发源地:意大利 成立年份: 1923年 产品线:服饰、泳装、成衣、服装鞋帽、时装、珠宝首饰、香水 品牌故事:GUCCI的创始人是一位叫做GUCCIO GUCCI的意大利青年。1...
沟通交流的手势指导
不管是在演讲中,还是在现实生活与工作的交流沟通中,手掌的运用是最普及、最常见、最频繁的,它是手势语的主角和态势语的重头戏。所以,我们必须认真掌握与熟练运用。手掌手势的基本要领:拇指张开,其余四指自然并拢微曲,手臂(手臂分为三段:上臂、前臂与手)根据手掌的位置而灵活变化。本博主在30年的演讲实践中,总结出了一套常用的手掌动作,共有以下11种:(1)伸手(手心向上,前臂略直,手掌向前平伸)——表示请求、交流、许诺、谦逊、承认、赞美、希...
尋找一個什麼樣的人白頭終老?
擇一城終老,遇一人白頭. ----題記到底选择在哪座城?遇到一个谁才算是能一直陪伴你白头的人?任何你所在的城市,身边都会进进出出的很多人,这些人有些走进你生命中,然后离开,其实只是为了给你上一课,有些人走进你的生命中只是为了和你交个朋友,仅仅是朋友,有些人与你擦肩而过,而最后能陪伴你的也只是这些人中的某一个而已。白天一个朋友微信问我塔罗能不能预测自己喜欢的人的类型,让我给她通过塔罗牌看看,其实很多时候当你去问别人意见的时候,你心里...
你注定是偏颇的[深度思考]
2008年的初夏,Daniel Kahneman在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的大报告厅里连续讲了三个下午。听众里有一把一把成名的哈佛教授,心理学的和经济学的。我放眼望去,经济学系大概三分之一的博士都在。Daniel Kahneman是经济学诺贝尔奖得主,但他从不认为自己是一个经济学家,他其实也不是,恐怕也不屑是。因为,他张口就是:他们做经济学的,口气像是在谈论一群诡异的动物。他那三个下午演讲的主题都是–两个自我:一个是苏格拉底,一个是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