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为什么会愤怒?

👨‍💻罗格 💠思维教育 ⏰10年前 (2015-09-09) 👁️2857 Views 💬0 comment
!本文可能 超过2年没有更新,今后内容也许不会被维护或者支持,部分内容可能具有时效性,涉及技术细节或者软件使用方面,本文不保证相应的技术更新和实践可操作性。
文章目录[隐藏]

人们对于愤怒怀着怎样复杂的心态,光是看看每年寒暑假都要热播的《西游记》就可见一斑。小时候看《西游记》就是图个热闹,孙悟空本领高强和妖怪斗智斗勇,实在很过瘾。后来再看,却又看出了许多不同的滋味。

《西游记》从大闹天宫,到西天取经,故事颇为曲折。一开始,初来乍到的孙悟空,自恃本领高强,想在天宫找个属于自己的位置。结果各路神仙都不买账,给了他一个小小的弼马温来做,孙悟空于是乎“怒了”。这一怒非同小可,十万天兵天将都奈何他不得。神仙们招数用尽,还得去搬外援如来佛祖。大家使出浑身解数,经过一番艰苦卓绝的折腾,总算把这个愤怒的猴子压在了五行山下。

故事讲得是神仙世界,但毕竟是人编的,反映了人的心理状态。这里面埋藏了一个困惑:神仙尚且不能驾驭一个猴子的愤怒,换做常人,又当如何?

其实,孙悟空的状态很像是一个刚进入青春期的少年。我有个很好的朋友是初中老师,她跟我说初中的学生们很像一群毛手毛脚的猴子,上课稍不留神,他们就在课堂上上蹿下跳。她还说,以前当学生的时候不知道,现在理解了为什么乖巧听话的学生会讨老师喜欢,而那些调皮捣蛋,甚至和老师对着干的学生为什么那么招人烦。“太耗费心理能量了,组织课堂纪律就要耗费大量精力,哪还有心思讲课。”她说,“刚做老师那阵子,站在讲台上看着这些学生心就怦怦直跳,心想,我真的能‘镇得住’这些学生么?”青春期意味着孩子们不再是一味地听话了,许多青少年都“主意大得很”。挑战家长老师权威,不服从管教的事也越来越多,甚至会和家长、老师发飙,产生激烈的冲突。要是身边有些“愤怒青年”,天天搞些“生活大爆炸”,弄得人心惊肉跳的,着实吓人。这就难怪人们对愤怒抱有复杂的心态,发火、人际冲突实在是不怎么令人愉快。

有个描写青春期男孩子的小说叫《动物凶猛》,这题目本身就很能说明问题。面对愤怒凶猛的动物,人的能力需要经受极大的质疑和挑战。面对愤怒时,人们体验到无能为力和束手无措,也许这才是最让人恼火也最受伤害的地方吧。而且有些人似乎比别人更容易愤怒,这已经成为了他们性格的关键成分,想想要是有这样的家人或朋友动辄发脾气、耍性子,像永远活在青春期一样,也够让人头痛的,估计他本人也会对此很伤脑筋吧。【解读:博主我自己就是一个这种类型的,对周边的情绪特别敏感】

那么,面对愤怒我们要怎么办呢?《西游记》提供了一个方法:观音交给唐僧一个紧箍咒,只要猴子一对师傅“吹胡子瞪眼”,师傅就念咒。但紧箍咒属于幻想和魔法范畴,要在现实中由人研发并推广使用,还需假以时日。而更为关键的是,使用紧箍咒的方法有些简单粗暴,其实他们本可以更好地相互理解、相互体谅。此外,紧箍咒也剥夺了孙悟空思考、判断和选择的余地和自由。而只有具备了思考、判断和选择的能力,才是真正成熟的标志。我想,也许更为理性和现实可行的做法是:了解愤怒,学习如何欣赏并驾驭愤怒。

愤怒状态下的大脑活动

我们首先来看一看愤怒是一种什么样的情绪吧。情绪心理学家们从几个基本维度对情绪进行了分类,首先是情绪的效价(valence),根据情绪体验分为正性和负性情绪。比如愉快就是正性情绪,而愤怒让人不舒服,无疑是负性情绪。这个很好理解,也是情绪心理学家们最早的关注焦点。大量的研究发现,负性情绪,悲伤啊、愤怒啊,都与心理疾病联系紧密,心理学家们为了控制、调节这些所谓负性情绪,冥思苦想各种办法,忙得不亦乐乎。但实际上,问题并没有那么简单。

一开始,研究者们推测正性情绪与人左脑的加工活动有关,而负性情绪与右脑的加工活动有关。这种情绪效价与大脑左右半球对应关系的推论,来源于这样的研究发现:呈现一些正性情绪,例如愉快、兴奋的面孔,左侧大脑的脑电活动会增强,而呈现一些负性情绪,如悲伤、恐惧的面孔则相反(右侧大脑的脑电活动增强)。在这里,情绪效价维度能对研究结果提供很好的解释:半球激活的差异反映了情绪正负性上的差异。但偏有愤怒从中“捣乱”:愤怒明明是一个负性情绪,但却使得人的大脑左半球而不是右半球电位活动增强,不符合左右半球对应正负情绪的解释框架。情绪的正性或负性并不足以解释大脑左右半球电位激活的差异,至此,另一个情绪维度进入了研究者的视野,那就是情绪的动机性。

情绪的动机性意味着趋近目标,或者是回避或放弃目标。比如愉快体验是一种趋近情绪,愉快的人和事会吸引我们的注意,让我们想要接近或再次经历;而悲伤情绪往往是由于个体意识到目标不能达成,不得不放弃,或者有些人或事已经无法挽回所引起的,比如失恋、亲人亡故,都会引发悲伤情绪,悲伤通常与回避或放弃相连。研究者推测,左右脑的不同激活模式,可能与这种趋近或回避相连。这点尤其可以帮助我们认识愤怒这种情绪。

易怒的人更灵敏?

愤怒情绪虽然是负性情绪,但却是不回避、不放弃的表现,甚至可以说是放弃的反面。著名情绪心理学家Frijda通过理论和研究证明,引发愤怒情绪体验的典型情境是这样的:个体想要达成某个目标,却感到遭受环境或他人的不当阻碍,同时,这个人相信他(她)有能力扭转局势,改变不利的阻碍因素,这时就会产生愤怒的情绪,愤怒帮助他(她)调动自身资源,激发更强的攻击性。

由此我们可以说,一个经常愤怒的人是一个灵敏的人,他(她)能感受到自己遇到了外界的挑战和阻碍,经常愤怒的人也是一个勇敢和斗志昂扬的人,他(她)相信自己具有改变的力量。《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最终取得真经,修成正果,被封为“斗战圣佛”,他愤怒和攻击性的天分和价值,最终得到了诸多神仙、佛祖等“权威”的肯定。

愤怒虽然是令人不快的,但愤怒情绪也自有它的价值。人们调节情绪的目的并非只是为了获得内心的愉悦和平静,有时达成实际目标的目的更为突出。2008年,美国波士顿大学的心理学家Tamir等人在《心理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他们的研究结果,用科学实验证实了这一假设。把大学生被试随机分成两组,告诉其中一组被试一会儿要完成一个具有对抗性的电脑游戏,游戏情境是打击贩毒团伙,另一组被告知需要完成一个非对抗性的电脑游戏,游戏情境是传播和平与重建国家。之后让两组被试听音乐,音乐风格有愤怒的、兴奋的和中性的三种,被试可以自由地选择一种风格的音乐来听。最后进行实际的电脑游戏操纵,对抗性游戏为射击游戏,非对抗性游戏为餐厅服务,被试操纵枪手或服务员完成任务。结果发现,事先被告知要进行对抗性游戏的被试更多选择了愤怒的音乐风格,而非对抗组被试更多选择了中性或兴奋的音乐风格。而从实际听音乐的效果来看,选择愤怒音乐的被试射击游戏的成绩更好,而选择中性或兴奋音乐的被试,服务游戏的得分更高。面对对抗任务,被试选择了愤怒情绪,并更好地完成了对抗性的任务。因此,如果你周围有人总是莫名其妙地发脾气,弄得自己和周围人都不愉快,气氛紧张,你就可以思考一下这种愤怒背后的原因,也许在他(她)心中也有一个对抗性的目标需要达成。那么,为什么这个人会生气?他(她)想要达成什么目标,他又觉得是什么阻碍了他(她)的前进,有没有什么方法能帮助他(她)达成目标,完成任务?多想想这些问题会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个人。有时“不打不相识”这句话是很有道理的,因为愤怒和攻击性不仅是恼人的情绪,也是一种信息的传递和交流。它是一个重要的契机,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彼此,并在相互了解的基础上建立更为真实和亲近的关系。

再说说我那个做中学老师的朋友吧。她跟我讲过班上有个小胖子,是班里的“大哥大”,在同学中很有威信,通常他一有什么行动,班里许多男生都跟着响应。原来上课的时候,这个小胖子很让我的朋友头疼,因为只要他不守纪律,班上顿时就像炸了锅一样。后来我的朋友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让小胖子当自己的课代表,帮助老师维持课堂纪律,并经常在课堂上和班主任那里夸奖小胖子。一来二去,课堂秩序变得井井有条。我很佩服这个朋友的做法,因为她充分地理解了青少年的心理状态,他们最期待的就是老师、家长的关注,肯定他们的价值,而我的朋友充分看到和肯定了这个学生的天分,赢得了学生的喜爱。

上次说到,孙悟空愤怒和攻击性的天分,终于得到了各路神仙佛祖的肯定,不必再做愤怒青年大闹天宫了。但是,孙悟空最终也没有成为一个驾驭自身愤怒的成熟个体,因为他对于自己什么时候要愤怒,什么时候不要愤怒缺乏自主的评估、判断和选择。所谓愤怒是一道选择题,是指人可以选择愤怒或者不愤怒,选择什么时候愤怒,什么时候不愤怒。这意味着人有能力驾驭情绪而非人被情绪左右。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可不那么容易。

孙悟空与压抑愤怒

我们来看看孙悟空是如何应对愤怒的:一开始他大闹天宫肆意发泄自己的不满,结果受到神仙权威们的惩罚,失去了宝贵的自由。等到终于被唐僧这个师傅解救出来,又被连哄带骗的套上了“紧箍咒”。他的愤怒完全需要凭借外界环境的约束和压制:不是五指山就是紧箍咒,否则似乎就要泛滥成灾。

如果这样看来的话,《西游记》是一个很悲伤的故事。从中我们深切地体会到了原始的生命力和欲望如何受到外界环境、权威和所谓“现实”的阻碍和压抑,有时这种感受甚至可以用“宿命”或者“造化弄人”来形容。无怪乎有那么多从《西游记》衍生和改编而来的作品,例如《大话西游》、《悟空传》,可见多少人读孙悟空的故事而“心有戚戚焉”。愤怒是不回避不放弃,而当人面对现实不得不放弃时,愤怒就被弥漫的悲伤所取代。

前几天和一个工作了的朋友也偶然谈起《悟空传》的字句:“我要这天,再遮不住我眼,要这地,再埋不了我心,要这众生,都明白我意,要那诸佛,都烟消云散!”多么华丽丽的告白和誓言。然而朋友说,长大的过程就意味着“你知道有些墙是推不倒的,而且推倒了也不能怎么样,自己并不是世界的中心,由着性子到头来只能伤人伤己”。她的那本《悟空传》一直珍藏着,但很久不看了。

很多的孩子们就这样的长大了,也许这就是成长的代价?很早之前,弗洛伊德老爷子就论述过,人类文明的建立是以压抑无意识中的欲望为代价的,他把欲望分为“生本能”和“死本能”,后者是在他目睹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人类的自相残杀后得出的,他认为人有愤怒、攻击性的本能冲动,这些本能如果释放出来会造成巨大的破坏,因此教育儿童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压抑这些本能欲望,不让其随意释放,或者寻找其他的替代方式来发泄。比如看暴力电影,或者把攻击转向自身。

心理学与神经生物学的佐证

弗洛伊德的理论来自临床上对神经症病人的观察,并没有通过实证研究进行验证。然而,随着心理学和神经生物学研究的发展,他的理论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佐证。例如动物大脑的比较神经解剖发现,不同动物尤其是哺乳动物和人的大脑在结构和功能上有许多重叠,这些重叠主要是进化上较早出现的脑结构,比如脑干、丘脑、下丘脑和边缘系统,而这些脑结构与个体的生理活动和情绪产生密切相关,可被称作是动物脑

而人脑不同于其他动物脑的突出特点在于,人具有发达的大脑皮层结构,这一层皮层就像盖子一样压在了原始动物脑的上方,确实颇有弗洛伊德所说的“压抑”的味道。而与其他大脑发达的灵长目动物相比,人的前额叶皮层的进化尤其突出。前额叶皮层是大脑的中央执行系统,负责制定计划、切换注意资源、协调大脑各部分的活动、根据各方面的实际情况做出判断和选择,它对情绪脑的调节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正是由于前额叶的执行功能,对愤怒进行选择成为了一种可能。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也发现,儿童在出生后大脑皮层尤其是前额叶皮层并没有发育成熟,这时各种本能冲动和情绪都浮在表面上,没有获得充分的调控,这时的孩子就跟小动物似的。难怪我有一学发展心理学的同学每次去幼儿园做实验,都把幼儿园误称为动物园。而在青春期伴随着生理发育的第二次高峰,个体动物凶猛的特性会再次显现。

正因为儿童和青少年大脑发育的不成熟,他们才需要从父母、老师和其他长辈那里获得如何驾驭情绪特别是愤怒情绪的经验。在他们的前额叶还不能独立行使功能时,与长辈们的互动关系就充当起了驾驭情绪的中央执行官。举个例子来说,孩子和妈妈逛商场,见到一个漂亮的玩具车非得要,但现实的情况是家里已经有很多这样的玩具车了,妈妈不希望给他买,这时孩子就遇到了一堵“现实的墙壁”,开始生气哭闹,试图达到目的得到玩具。这时妈妈要怎样做呢?

愤怒选择题的复杂解法

选项A,这孩子哭闹真烦人,妈妈很生气,后果很严重,妈妈把孩子打了一顿;选项B,妈妈勉为其难屈服于孩子的“淫威”,买了玩具给孩子,但自己心里很不爽;选项C,妈妈理解孩子的欲望和喜好,她也知道孩子不仅喜欢玩具汽车,还喜欢做商场游艺厅的旋转木马,这个妈妈是能够满足的,于是她努力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带他去坐木马,消除孩子对于玩具汽车的执着怨念,或者她干脆预见到孩子到商场玩具柜台必然要玩具车的情绪规律,于是直接带孩子去其他地方游玩,避免了孩子愤怒发火。

看上面写的字数也能发现,选项A和选项B都是“捷径”,只有选项C要费一番功夫。然而只有选项C的妈妈是比较善于思考使用了自己的前额叶,懂得如何驾驭孩子以及自己的情绪。选项A的妈妈自己的愤怒都没控制住,完全是“以暴制暴简单粗暴”,而选项B的妈妈害怕愤怒,结果反被孩子的愤怒所制,自己搞得很郁闷。可想而知,孩子会从什么样的妈妈那里学到驾驭愤怒又不为愤怒所伤的真正本领。

愤怒这道选择题并不简单,对儿童和青少年如是,对成年人也如是。前额叶的情绪调节功能是十分复杂精细的,涉及对现实情况、自我和他人的思考、评估、判断和选择,远不像弗洛伊德想象的那样是单纯的“压抑”,而是需要努力学习和思考的学问。如果仅仅是压抑,那就过于简单粗暴也过于悲观了。这种简单粗暴使得个人的欲望、愤怒情绪,与现实的规则、限制走向了无可奈何又充满悲情色彩的对立面:要么是现实世界压抑住愤怒情绪,要么是愤怒情绪破坏现实世界。孙悟空找不到除大闹天宫和带紧箍咒西游之外的另外出路,要么反抗神仙佛祖,要么顺从神仙佛祖。

随着长大成人,我们需要意识到,父母也好,长辈也好,权威也好,其实都是自身有局限的普通人,自己的情绪还是要自己驾驭,自己的问题还是要自己解决。孙悟空需要动用自己的脑筋想一想,我除了耍性子、卖力气、出风头,我自己到底想用我的天分和才能做些什么有价值的事情?而我需要承担的现实压力和责任又有多少?我需要在什么地方愤怒、斗争,努力争取改变,而在什么地方变换策略或放弃放手?

这真的不太容易,下次我们可以讲讲具体的技术细节,以便更好地完成这道选择题。

今天,我们来谈谈愤怒这道选择题的复杂解法。有句话叫“气大伤身”,说的就是经常愤怒发脾气会带来许多身体问题,情绪也会受困扰,所以当有人发脾气时,别人往往会劝解说:消消气。更何况,有人愤怒了,估计人际关系就不和谐了,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发现,尤其在我们这种东方集体主义文化下,大家都更倾向于回避冲突,维持和谐关系,愤怒是一种让人很不舒服的情绪,大家盼望的是能够“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最终以和为贵。

然而,话又说回来了。人作为一种进化了这么多年的高级动物,愤怒情绪保留至今,说明这种恼人的负性情绪具有功能性的作用,关于这一点,我们在第一期时曾经着重谈过。该愤怒时候不愤怒,人同样要出问题。这就如同动物失去了利爪,生存都要受到威胁。例如大量针对抑郁倾向个体的研究发现,这些人在需要拒绝别人,维护自己和表达不满的时候,往往无法做到,这进一步加重了他们的情绪困扰,工作、学习也受到损害。更何况,愤怒代表不满,往往成为改善现状追求目标的动力所在。

那么,什么时候我们应该消消气,如何消气?什么时候我们又应该生生气,有如何生气?下面就来做些分类讨论。选择不愤怒:寻找规律,预防胜于忍耐有些情况下,真的不是我们想要发脾气,实在是“很难忍”。想象你今天出门会友,你是这么打算的,先去充公交卡,再去坐公交车,最后在两人约好的时间地点会面。结果不知道怎么回事,今天事事都很寸,成心和你过不去似的:充公交卡排着大长队,你足足等了半个小时才充上卡;之后坐公交车,堵车堵得一塌糊涂,车子一步一步往前挪,就跟蜗牛差不多;你只好挨着,好不容易挪到地方,迟到半小时。结果朋友还没到,你又等了半个多小时,朋友才不紧不慢姗姗来迟,一句道歉的话都没有,还责备你怎么挑这么个时间出来,脑子进水了吧。嗯,怎么样,估计你快怒了吧?

这个例子有点极端,各种倒霉事撞到一起。不过可能我们都有这样的生活经验,遇到堵车、排队、等人等需要等待的情况下,或者人流拥挤的“黄金周”景点、拥堵的车厢,此时有点小小的风吹草动、人际摩擦,人就很容易“出言不逊”,发脾气吵架。要是换在平时,也许这点小事根本不算什么,大家都能心平气和,不会发脾气上火。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原来不管是等待,还是身处拥挤的环境,人们都需要动用前额叶的执行功能,抑制住想要立即满足自己的冲动性愿望,进行自我调控,以便在等待一段时间后再满足自己,或等待一段时间再到达一个不那么拥挤比较舒适的环境。而这种自我调控的努力非常耗费心理能量,一旦有一件事情牵扯了精力,另外事情也会受影响。也就是说,当自我调控用于延迟满足时,我们的情绪调控就会受影响,执行功能被大量占用,情绪就比平时更难维持心平气和的状态。此时,如果再遇到威胁性的刺激,如被别人踩了脚、被别人责备,就很容易火冒三丈。

既然自我调控资源是有限的,如何在具有挑战性的情境下努力保持心平气和的状态,既不对别人发火,也不对自己自责呢?这时就要用到前额叶执行功能的注意切换,以及预测计划功能。举个简单的例子,我有个朋友习惯性迟到,有时候约定一个时间见面,她能迟到20分钟。虽然我很无语,但朋友还是很好的朋友,发火也没必要,因为我发火,她也不会因此以后就不迟到。

了解了她的行为规律之后,我采用了两种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一种是,在和她约定时间的15分钟后再到达指定地点。另外一种是,我每次去见她都带上一本书,等她没来的时候,我可以看看书。前者使用了计划功能,后者使用了转移注意力的注意切换功能,使我可以获得其他满足,不必执着于朋友到来这一件事。所以,下次再遇到可能挑战你自控能力的事情,你知道要怎么做了吧?选择愤怒:表达方式很重要然而,在另外一些时刻,我们需要接纳自己的愤怒。在这个系列的第一期里,我们曾经谈到,愤怒和达成目标满足愿望有关。人总会有目标有愿望,很多时候是对别人有所期待,这是人际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你对别人有所期待,别人没有满足,就往往有不满甚至愤怒出现,这本是现实生活中在所难免的事情。情绪总会伴随着我们,因为我们是人,不是机器人。情绪的一个规律在于,如果情绪不以情绪本身被体验到,就会以躯体症状或者行为表现的形式表达出来。这时,就会有更大的麻烦。

有些人不是很接纳自己的愤怒情绪,他们老觉得自己不应该对别人生气,不应该对别人不满,觉得自己应该通情达理,或者觉得对别人有不满情绪很危险,发脾气很幼稚,生气的时候就找种种理由努力压制自己。但是很遗憾的是,情绪的起伏变化有自己的规律,并不以我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也不是应该不应该的问题,而是客观的存在。因为不接纳自己的情绪,努力压抑,或者自己生闷气,往往影响身体,或者出现抑郁、强迫等心理困扰问题。

还有一类人,不会表达自己的不满,他们平常总是显得很通情达理,乖巧淡定,情绪十分平稳,平稳到有点淡漠的程度。但奇怪的是,他们周围的人却一点也淡定不下来,和他们接触时很情绪化,经常被他们的心平气和气够呛,甚至都快到了歇斯底里的程度。原来,这些人并不会直接表达对别人的愤怒和不满,而是通过行为表达出来,有时整个一个“非暴力不合作”,实际的杀伤力也十分了得。心理学上有个名词称这种现象为“被动攻击”,本来是情绪的事情还得通过行为转移到另外一个人身上,如此大费周章,人际关系也被弄得一头雾水,十分混乱。

当然,这些含蓄曲折的愤怒压抑法及愤怒隐藏法,它们的出现也是有原因的,它们也起到也一些功能性的作用。简单说来,就是人们害怕愤怒的威力,曾经因为愤怒受到过伤害,尤其是在小的时候。小孩子的情绪是外露的,但没有得到很好的回应,甚至受到大人“以暴制暴”的惩罚。所以当他们长大以后,也没有学会表达不满和愤怒的适宜方法

其实,最关键的一点在于,愤怒不是目的,而是了解自己和别人的灵敏信号,愤怒意味着愿望受阻,它帮助我们识别自己的愿望,进而表达愿望。如果我们能清晰地用言语表达出我们的愿望,让别人了解到,愤怒的警报信号可能就会解除,愤怒的破坏性作用可能就会消退,而人们的现实情况可能就能得到改善。小孩子要用语言表达愿望很难,但作为成年人,我们可以学习做到,并且避免把这种愤怒的困扰代代传递下去。原理简单说来是这样,但学习训练的过程还是要花费许多工夫,需要陪伴和指导。如果有这方面的困扰,可以寻求心理咨询师的专业帮助。

愤怒过后,选择出路
最后需要说的一点是,尽量不要为了愤怒而愤怒。生理心理学研究发现,当人或动物出现愤怒和攻击行为时,大脑前额叶负责抑制的五羟色胺含量显著降低,而多巴胺含量显著升高。多巴胺和奖赏、欣快体验有关,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人们为什么有时喜欢听听摇滚乐,喜欢当当愤青,因为这样确实很high。

但愤怒毕竟是手段不是目的,纯发泄有时不利于解决现实问题。笔者今年夏天去新疆旅游,一天坐大巴车时司机在车上放一个家庭伦理剧。这个剧里的父亲动不动就牛脾气发作,轮流数落每个子女,并认为这样起到了教育目的。大巴车上吵了一路,对自我调控功能真是一种挑战,想着司机这样做起码不会睡着,算是一点安慰,我也努力转移注意力,饶有兴趣地观察着剧中父亲的行为。一边看,一边我就琢磨,这电视剧里的老爸莫不是有点愤怒成瘾?每当孩子遇到问题,就斗志昂扬的愤怒一通,然而有用么?事实证明,除了过嘴瘾,一点用都没有。与其一通发泄,干嘛不动动脑筋想想解决问题的实际方法和出路?或者向别人请教请教教育子女的高招?或者看看书……我想,他是有点卡住了:除了幻想现实应该如何如何并越来越生气外,什么都不做。

其实,我们可以让愤怒这种负性情绪为我们所用。利用愤怒的灵敏性,我们能发觉现实生活的种种不尽人意处,并以此为解决问题的起点,指引未来的出路。20多年前,针对台湾岛的发展现状,作家龙应台发表了《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一文,引发了岛内众多权益保护运动,大大提高了台湾社会的治理水平和民众生活质量。现在也经常能看到这样的报道,网民们不仅借助互联网一味发泄不满,也能借助互联网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愤怒过后,思考出路,也许是更为重要的。

[music loop="yes" auto="yes" titles="Heartbeats"]http://77l5os.com1.z0.glb.clouddn.com/Music-tiankongzhicheng.mp3[/music]

特别优惠:免费赠送 $50 Vultr主机-限时优惠!Adsense英文站必备海外服务器!点击了解更多

关注公众号:多思多金,学习更多技巧
喜欢我们吗? 订阅我的博客更新,让你不错过任何帖子。订阅后可以免费获得我正在写的2019年网络赚钱新思路电子书,了解2019年为您的网站带来流量最有效方法

100%的隐私,我和你一样讨厌垃圾邮件!

  • 本文编辑:罗格
  • 本文链接:https://moidea.info/archives/40.html
  • 版权声明: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均采用 CC BY-NC-SA 4.0 许可协议,转载请注明出处!
  • 客官,说两句吧!

    暂无人评论